本网讯(通讯员 余澄)为弘扬“三大精神”,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从中汲取强大精神力量,8月20日,武汉工程大学党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教授王涛,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曹胜亮及宣讲团成员一行13人,赴鄂州市鄂城区开展“弘扬三大精神”主题宣讲报告会,并于当日下午前往黄冈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进行学习交流,参观大别山红色文化实践实训基地,开启了一场“宣讲+交流+实践”的充实之旅。
上午:鄂城宣讲,“声”入人心凝共识
当日上午,主题宣讲报告会在鄂城区委、区政府大楼主会场及古楼街道多个社区分会场同步举行。在区政府主会场,曹胜亮院长以《弘扬“三大精神” 奋力谱写湖北支点建设新篇章》为题作专题报告。他深刻阐释了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北重要讲话精神的深刻内涵,强调了“三大精神”对于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的强大精神支撑作用,并从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湖北标识、“三大精神”的内涵与时代价值、伟大建党精神与“三大精神”的建构关系以及如何凝聚“三大精神”投身支点建设等方面进行了全面深入的讲解。报告主题鲜明、内涵深刻、生动精彩,兼具理论高度与实践指导,为全区党员干部深刻把握“三大精神”、传承红色血脉提供了极具针对性的指导。
在古楼街道机关会场,王涛教授以《弘扬三大精神 为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贡献力量》为题,从“三大精神的丰富内涵、支点建设的功能定位、建成支点我们应何为”三个方面展开深入阐述。报告主题鲜明,内涵深刻,对于全街党员干部准确把握“三大精神”,传承和赓续红色血脉,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
与此同时,学院的教授专家们分赴古楼街道飞鹅社区、和贵园社区、北门社区等十余个分会场,紧密结合各社区实际,为基层干部群众带来了内容翔实、贴近生活的精彩宣讲。据统计,本次宣讲活动覆盖全区各级党员干部群众逾八百人次,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效果和社会反响。鄂城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将以此次报告会为契机,大力弘扬“三大精神”,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务实的作风,为推动鄂城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鄂城区主会场
在鄂城区主会场,武汉工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曹胜亮为100人授课。
古楼街道
在古楼街道机关会场,武汉工程大学党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教授王涛为120人授课。
飞鹅社区
在飞鹅社区会场,武汉工程大学副院长、教授常城为50人授课。
和贵园社区
在和贵园社区会场,武汉工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理论研究中心主任、教授管锦绣为60人授课。
北门社区
在北门社区分会场,武汉工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周智年为50人授课。
镜园社区
在镜园社区分会场,武汉工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王颖为50人授课。
花园社区
在花园社区分会场,武汉工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形势与政策教研室主任、副教授陈永贵为50人授课。
儒学社区
在儒学社区分会场,武汉工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助理、副教授李齐为50人授课。
官柳社区
在官柳社区分会场,武汉工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思政课教研室主任、副教授谢俊为50人授课。
考棚社区
在考棚社区分会场,武汉工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宣讲中心主任、副教授余澄为60人授课。
濠塘社区
在濠塘社区分会场,武汉工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研室主任、副教授董苾茜为50人授课。
四眼井社区
在四眼井社区分会场,武汉工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助理、博士佘君玗为50人授课。
庙鹅岭股经社
在庙鹅岭股经社分会场,武汉工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徐肖艺为50人授课。
下午:黄冈取经,“迹”铸初心促提升
当日下午,团队一行驱车前往黄冈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进行学习交流。黄冈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夏慧院长、李威副院长对曹胜亮院长一行的到访表示热烈欢迎。双方围绕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教学改革、实践教学、师资队伍提升以及如何更好地依托地方红色文化资源开展研究和宣传教育等议题进行了深入座谈。双方分享了各自在学院发展、课程思政建设等方面的经验与成果,并就未来可能开展的科研合作、学术交流、资源共享等进行了初步探讨,现场气氛热烈,共识广泛。
座谈结束后,在黄冈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同仁的陪同下,团队一行专程参观了大别山红色文化实践实训基地。通过观看珍贵的历史图片、文物实物和多媒体展示,聆听生动的现场讲解,大家深刻感悟了大别山“28年红旗不倒”的革命荣光与精神伟力,接受了一次深刻的党性教育和精神洗礼。红色文化与“三大精神”在此刻交织共鸣,让大家对如何更好地将红色资源融入理论教学与研究有了更直观、更深刻的认识。
成效:两地联动,理论实践相融合
此次一日双城之行,不仅是一次成功的理论宣讲活动,将“三大精神”的种子播撒在鄂城大地;更是一次宝贵的学习调研之旅,通过跨地域、跨院校的深度交流与实地践学,汲取了兄弟院校的先进经验,感悟了红色文化的深厚底蕴。本次活动有效促进了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与地方政府的互动合作,加强了院校之间的学术联系,实现了宣讲交流与红色教育的同频共振,为共同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深化、红色文化的传承弘扬以及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凝聚了新的合力。(审核 刘卫民 曹胜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