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当前位置: 学院首页 >> 学院概况 >> 学院新闻 >> 正文

心向真理燃炬火,肩担使命踏山河——致2025级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新生的一封信

发布时间:2025-07-17  点击:[]


亲爱的2025级新同学:

你好!

山海有距,翘首以盼。见字如晤,展信舒颜。

金秋结硕果,扬帆正当时。在此,我谨代表学院全体师生,向跨越千山万水、汇聚于此的你们,致以最诚挚的祝贺!欢迎你们加入马院这个充满理想与激情的温暖大家庭,开启人生崭新的征程,愿你们在这片红色沃土上,种下理想信念,收获万里鹏程!

 

这是你终身相伴的温暖港湾---十余载砥砺奋进,百千日深耕不辍。武汉工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成立于2011年3月,由原思想政治理论课部和形势与政策教研室组建,其前身可以追溯到建校初期成立的马列主义教研室。学院下设多个教研室和研究所,拥有能源安全与绿色发展研究中心、党建与社会治理研究中心、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中心、人工智能与思想政治教育精准化研究中心8个校级、院级学术研究机构你们提供了良好的学习和研究平台。

2018年,学院获批湖北省示范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基地,多年来始终带领万千学子穿越山海,奔赴真理之路。近年来,学院更是立足“大思政”格局,构建了覆盖“入学前——在校期——毕业后”的全链条“三段式”育人模式,从“学前引导——在校深耕——跟踪培养”三个阶段,构建了师生共谊馆、校友云平台、信息资源库,陪伴学子从入学到毕业,从校园到社会,为大家搭建起一个永不落幕的温暖港湾。

这是你筑梦学术的坚实依托---名师荟萃,桃李争辉。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工84人,其中专职教师61人(含教授及研究员14人、副教授30人,博士57人),博士生导师3名、硕士生导师46人。我院教师入选湖北省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中青年理论家培育计划12人次,拥有湖北省新世纪高层次人才工程第三层次人才2人、湖北省高校优秀共产党员1人,湖北省中青年法学家1人、湖北省基层理论宣讲先进个人1人、湖北省名嘴工作室1人,湖北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工作者7人、校级教学名师4人。他们教学经验丰富、科研成果丰硕,定能成为你们求学道路上的优秀引路人。近年来,学院教师获得20余项国家级课题、70余项省部级项目,完成科研经费进账900多万,发表学术论文500余篇,其中CSSCI收录100余篇,出版学术著作40余部,学院教师连续四届斩获湖北省社科成果奖,7项课题成果获省部级批示转化为政策实践。我们,以学术为剑,以思想为盾,带领大家在真理的征途上披荆斩棘!

这里是孕育理想的红色摇篮---创新实践,知行交响。学院积极构建“四堂联动”的教学模式,“第一课堂”以人才培养质量三年提升工程为核心,借助“博闻求是”研究生政治理论宣讲团、“红心向党”学生工作品牌将帮助你增强理论自信,坚定马克思主义的崇高信仰“第二课堂”通过“求是”论坛、“博闻”读书会、“三精工程”等学术活动平台将帮助你学经典悟原理,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看家本领“第三课堂”通过省级优秀示范点“理论热点面对面”鄂州示范点、党员先锋志愿服务队、群众之子社会实践队将带你触摸时代脉搏,关注网络舆论,提升媒介素养,引导你们理性看待网络现象,感悟马克思主义的实践伟力近年来学院研究生就业率均为100%,高端就业率均为75%以上,你的学姐学长们主要就业领域为党政机关、高校、国有企业或读博深造,在自己的岗位上挥洒汗水,创造辉煌。

志高霄汉近,梦广天地阔。诚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人的一生只有一次青春。现在,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将来,青春是用来回忆的。”一代代风华正茂的工大马院学子从这里昂首启程,在探索中认识真我,在淬炼中铸就本领,在奋进中砥砺才干。他们以青春之我筑强国之梦,为民族复兴伟业劈波斩浪、勇立潮头;在时代的赛道上接力奔跑、永不止息。而今,同样怀揣赤诚、正值芳华的你们,已紧握这根穿越时光的接力棒。当历史的考题再次铺展,当时代的号角已然吹响,你们将以怎样的拼搏注解青春,以怎样的答卷致敬时代?

见信如面,谨以数语肺腑,借古韵为弦,以时政为鉴,与诸君共勉。

一、家国情怀系天下,匹夫之责担乾坤——做赤诚报国的担当者

“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古往今来,无数仁人志士以天下为己任,心怀家国天下。从屈原的“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到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再到鲁迅先生的“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就有拼命硬干的人,就有舍身求法的人,就有为民请命的人……他们是中国的脊梁。”这是有骨气的中国人的普遍追求和行为准则。

在当下,我们正在书写“第二个一百年”的历史答卷,国家的发展成就令人瞩目,但同时,我们也面临着诸多挑战。从国内来看,乡村振兴、科技创新、民生保障等任务依然艰巨;从国际视野来看,全球气候变化、公共卫生危机、地缘政治冲突、中美关系博弈等问题亟待解决。“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但你们可是带着硕士学位赶路的行人,这些历史坐标都在提醒你们,赶路之时既要看到“乔木亭亭倚盖苍”的发展成就,更要牢记“栉风沐雨自担当”的历史使命,心系国家与世界。

从外卖App中洞察民生需求,从滴滴声中聆听民情冷暖,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细节,其实都是我们关注社会、服务人民的切入点,以“天下为公”的胸怀,将个人的理想与国家的发展、人类的进步紧密结合起来。新时代的“赶考路”上,希望同学们筑牢信仰根基,像西南联大师生在烽火中守护文明火种那样,在AI时代坚守马克思主义这个“看家本领”。

二、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做敢为人先的开拓者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从巴黎公社的红旗到十月革命的炮响,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辉煌成就,历史反复证明:敢于打破思想桎梏的开拓者,永远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第一动力!

研究生阶段不仅是知识的深化,更是思维的革新。你们选择马克思主义学院,就选择了一条与时代同频、与真理同行的开拓之路。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人类社会正站在 “沉舟” 与 “千帆” 的历史岔路口 —— 单边主义的 “病树” 仍在散发腐朽气息,霸权主义的 “沉舟” 还在阻碍时代航船,但和平与发展的 “千帆” 已然破浪而来,人类命运共同体的 “万木” 正在全球扎根!面对 “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 的时代之问,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则为我们提供了最锐利的思想武器,历史唯物主义为我们指明了最清晰的实践路径。

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的 “标本”,而是发展的 “活水”。当数字化浪潮冲击着传统社会结构,当人工智能重构着生产生活方式,我们要像列宁发展马克思主义那样,像中国共产党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那样,在经典著作中汲取 “根” 与 “魂”,在时代课题中探索 “新” 与 “进”。要敢于质疑 “理所当然”,善于辨析 “似是而非”,让马克思主义的真理之光在解答现实问题中愈发璀璨!

同学们,今天的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科技创新日新月异,产业变革风起云涌。如果我们因循守旧、裹足不前,终将被时代抛弃。希望你们敢于挑战权威,不囿于传统思维;敢于跨界融合,不限于单一领域;敢于探索未知,不畏失败与挫折。真正的开拓者,永远在无人区跋涉,在无人处点亮明灯!

三、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做知行合一的践行者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平凡的我们没有鸿运当头,没有天赋异禀,没有躺赢的捷径,所有的出众和成功都是一连串细节的叠加,所有的惊喜也都是努力的累积同学们要知道,“想学”和“在学”是两回事,中间隔着一点一滴的“实际行动”,“在学” 和“进步” 也是两码事,中间隔着日复一日的“不懈坚持”。机会也好,感情也罢,你努力得不够纯粹,坚持得不够彻底,没有滴水石穿的毅力,那么你多半是得不到的。所以此时,你们必须做出正确选择,是与世隔绝在网游中虚度人生,还是迎着阳光、徜徉在无限丰富的学习资源里?是以空空荡荡的日程表放纵自己,还是以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助自己成长?是一整学期避而不见你的导师们,还是与他们不断进行“学术过招”?

研究生阶段是你们深入钻研马克思主义理论、构建知识体系的关键时期。希望你们永葆“学无止境”的求知欲,广泛阅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密切关注学术前沿动态,积极参加学术交流活动。在“求是”论坛上畅所欲言,碰撞思想火花;在“博闻”读书会中潜心研读,启迪智慧光芒。不断拓宽学术视野,提升理论素养。但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并非书斋里的学问,而是源于实践、指导实践的科学理论。近年来,我们工大马院师生坚持深入基层开展社会实践调研,得使党的创新理论真正“飞入寻常百姓家 ”。就在这个暑期,你的学姐学长们也分赴祖国各地,到广阔天地感受时代发展的脉搏,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

同学们,希望你们既要有“书卷气 ”,又要有“泥土气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积极参与社会实践调研,深入了解国情、社情、民情,充分利用学院提供的实践平台,深入基层,服务社会,在“理论热点面对面”鄂州示范点的实践中感悟马克思主义的实践伟力,在党员先锋志愿服务队的活动中践行初心使命,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眼睛发现中国精神,用耳朵倾听人民呼声,用内心感应时代脉搏,把对祖国血浓于水、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情感贯穿学业全过程、融汇在事业追求中。

此刻,研究生生涯即刻起航,梦想的火种已经点燃。此时的梦,不应止于心动,更需要付诸行动。不负韶华,做努力奔跑的马院人

四、立身以规矩为度,行事以方圆为纲——做严于律己的坚守者

《大学》开篇即指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句话告诉我们“德”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根本。道德究竟是什么呢?简而言之,就是“做正确的事,即使在没人注视时”,就是在任何时候都做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择善而从,追求至善。

做人做事应该如此,做科学研究同样如此火热的《觉醒年代》这部剧中,陈独秀先生说过一句话“选聘教授的标准是德才兼备,但要以德为先,教授为人师表,我们不能找一个坏人给学生做榜样。爱因斯坦曾说过:“大多数人说是才智造就了伟大的科学家,他们错了,应该是人格。”可见,道德修养对于科学研究的极端重要性。学术道德都是个人道德品质的直接反映,恪守学术道德是锤炼道德品质、提升道德修养的必然要求,恪守学术道德,坚守学术诚信,杜绝学术不端行为,以严谨的治学态度和求实的科学精神,维护学术的尊严和纯洁是每一个学术人应坚守的底线思维。对同学们来说,练好学术研究的基本功是我们三年研究生生涯的主要任务,但一定要谨记,无论任何时候,都要树立底线思维,杜绝任何侥幸心理,摆脱任何走捷径的幻想,始终做到求真务实,绝不触碰这条红色界限。

英国哲学家培根曾说读书不是为了雄辩和驳斥,也不是为了轻信和盲从,而是为了思考和权衡。在网络时代,多样化的思想观念交流交融交锋,相互激荡,学术观点层出不穷,舆论形势纷繁复杂。为此,同学们一定要保持严谨的态度和科学的精神,坚持刚毅,守住底线,做到不人云亦云,不盲目轻信跟风,不偏激行事。多想几步,多走几步,三思而后行。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愿工大青年学子怀赤子之心,立鸿鹄之志,以真知为墨,以实践为笺,在与真理同行、与时代共进、与人民同心的征程中,镌刻属于马克思主义者的青春印记!未来的天地间,你们必将见证理想绽放光芒,使命铸就辉煌,让每一段奋斗都成为时代长卷中动人的篇章!

最后,衷心祝愿你们在马院研途顺遂,收获满盈,成就卓越。期待与你们在金桂飘香的九月相聚,共赴这场真理与理想的邀约!

 


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曹胜亮

2025年0717日

 

 

 

附件: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专业书目

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业书目

 

[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9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3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8]《资本论》,第1、2、3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9][法]卢梭:《论人与人之间不平等的起因和基础》,李平沤译,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

[10][德]康德:《纯粹理性批判》,何兆武译,商务印书馆1990年版。

[11][德]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上、下卷,贺麟等译,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

[12][德]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4卷,贺麟等译,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

[13][德]黑格尔:《小逻辑》,贺麟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

[14][德]黑格尔:《法哲学原理》,范扬等译,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

[15][德]费尔巴哈:《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上卷,荣震华等译,商务印书馆1984版。

[16][德]孔德:《论实证精神》,黄建华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

[17][德]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康乐等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18][英]罗素:《西方哲学史》上卷,何兆武等译,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

[19][英]罗素:《西方哲学史》下卷,何兆武等译,商务印书馆1976年版。

[20][德]马尔库塞:《爱欲与文明》,黄勇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

[21][德]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刘继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年版。

[22][美]伯曼:《一切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徐大建等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23][英]锡德尼·维伯:《资本主义文明的衰亡》,秋水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24]陶德麟:《陶德麟文集》,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25]朱传棨:《恩格斯哲学思想研究论稿》,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26]王南湜:《辩证法:从理论逻辑到实践智慧》,武汉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27]丰子义:《走向现实的社会历史哲学:马克思社会历史理论的当代价值》,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28]杨耕:《危机中的重建: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现代阐释》,武汉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29]马俊峰:《价值论的视野》,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30]阎孟伟:《在马克思实践哲学的视域中》,武汉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31]张曙光:《现代性论域及其中国话语》,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32]吴晓明:《哲学之思与社会现实————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意义》,武汉大学2010年版。

[33]郭湛:《面向实践的反思》,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34]安启念:《马克思恩格斯伦理思想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35]孙利天:《让马克思主义哲学说中国化》,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36]俞吾金:《实践与自由》,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37]陈学明:《情系马克思:陈学明演讲集》,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38]张一兵:《马克思历史辩证法的主体向度》,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39]王东:《马克思主义哲学综合创新论:王东哲学创新论集》,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40]胡大平:《回到恩格斯》,江苏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

[41]王德峰:《哲学导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42]汪民安等:《现代性基本读本》上、下册,河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43]余碧平:《现代性的意义与局限》,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版。

[44]张凤阳:《现代性的谱系》,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45]汪信砚:《全球化、现代化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46]何萍:《文化哲学:认识与评价》,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47]萧诗美:《是的哲学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48]李佃来:《公共领域与生活世界——哈贝马斯市民社会理论研究》,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49]中共中央党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研部、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基金会:《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学说》,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

[50]邹广文、常晋芳:《全球化进程中的人》,河南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

[51]沈亚生、李莹、袁中树:《人学思潮前沿问题探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

[52]薛德震:《人的哲学论纲》(增订版),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

[53]李杰:《马克思开辟的人学道路及其当代价值》,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54]张一兵、夏凡:《人的解放》,河南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

[55]谭培文:《马克思主义人学中国化研究》,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

[56]韩庆祥、亢安毅:《马克思开辟的道路————人的全面发展研究》,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57]王晓丽:《生活世界视阈下人的发展研究》,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58]黄楠森:《马克思主义哲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

[59]肖前、黄楠森、陈晏清:《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60]张健:《论人的精神世界》,河南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

[61]王秋石、戴达远:《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经济管理出版社2005年版。

[62]邹诗鹏:《人学的生存论基础——问题清理与论阈开辟》,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63]孙正聿.哲学通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64]吴晓明.形而上学的没落[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65]张一兵,胡大平.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逻辑[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

[66]丰子义.发展的反思与探索[M].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2006.

[67]郑忆石.马克思的哲学轨迹[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68]任平著.当代视野中的马克思[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

[69]范宝舟.论马克思交往理论及其当代意义[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70]郝立忠.理论与实际统一的马克思[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

[71]李佃来.公共领域与生活世界:哈贝马斯市民社会理论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72]聂锦芳,刘秀萍.跨越“后发展”困境[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73]王凤才.追寻马克思[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3.

[74]仰海峰.形而上学批判[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

[75]鲁克俭.国外马克思学研究的热点问题[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

[76]郝敬之.回到整体马克思[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4.

[77]贾英健.公共性视域————马克思哲学的当代阐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78]贾泽林.南斯拉夫当代哲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

[79]张秋舫,何绿野.现代资本主义的新发展[Z].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3.

[80]车玉玲.总体性与人的存在[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1.

[81]王怀超.社会发展理论研究[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2.

[82]范燕宁等.新时期中国发展观[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83]夏文斌.公平、效率和当代社会发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84]雷振扬.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与中国社会发展问题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2.

[85][]梅茹耶夫:《我理解的马克思》,林艳梅等译,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

[86][]海尔布隆纳:《资本主义的本质与逻辑》,马林海译,东方出版社2013年版。

[87][]福山:《历史的终结及最后之人》,黄胜强、许铭原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88][]卡洪:《现代性的困境》,王志宏译,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

[89][]梅扎罗斯:《超越资本》(下册),郑一明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90][]霍克海默:《批判理论》,重庆出版社1990年版。

[91][]麦基:《思想家》,周穗明、翁寒松等译,上海三联书店1987年版。

[92][]芬博格:《海德格尔和马尔库塞》,文成伟译,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0年版。

[93][]麦基:《思想家》,周穗明、翁寒松等译,上海三联书店1987年版。

[94][]阿比奈特:《现代性之后的马克思主义》,王维先等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

[95][]霍克海默:《批判理论》,李小兵等译,重庆出版社1989年版。

[96][波兰]鲍曼:《全球化:人类的后果》,郭国良、徐建华译,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97][]科尔施:《马克思主义和哲学》,王南湜、荣新海译,重庆出版社1989年版。

[98][]弗洛姆:《逃避自由》,刘林海译,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0年。

[99][]弗洛姆:《为自己的人》,三联书店1988年版。

[100][]葛兰西:《狱中札记》,葆煦译,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101][瑞典]埃克隆德:《瑞典经济:现代混合经济的理论和实践》,刘国来译,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年版。

 

 

 

 

二、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书目

 

[1][]柏拉图:《理想国》,黄颖译,中国华侨出版社2012年版

[2][]潘恩:《潘恩选集》,马清槐译,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

[3][]约翰·密尔论自由》,顾肃译,译林出版社2012年版。

[4][]托马斯·莫尔:《乌托邦》,商务印书馆2018年版。

[5][]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何包钢、廖申白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

[6][]马丁·李普塞特:《政治人:政治的社会基础》,郭为桂、林娜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

[7][德]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袁志英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8版

[8]罗国杰:《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基础》,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2年版。

[9]张耀灿:《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史论》,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10]胡绳:《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中共党史出版社1991版.

[11]张耀灿、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12]司马云杰:《文化价值论》,山东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13]陈振明:《政治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14]王东莉:《德育人文关怀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15]邱伟光、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16]郑永廷:《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17]郑永廷《现代思想道德教育理论与方法》,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18]刘书林、陈立思:《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中国青年出版社1999年版。

[19]郑永廷:《毛泽东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武汉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20]陈秉公:《思想政治教育学》,吉林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21]罗洪铁:《思想政治教育学专题研究》,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22]张蔚萍:《新编思想政治工作概论》(修订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6年版。

[23]童彭庆:《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24]苏崇德等:《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25]陈立思:《当代世界思想政治教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26]冷浩然等:《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哲学问题》,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27]王玄武等:《比较德育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28]王希尧:《人本教育学》,四川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29]鲁洁:《德育社会学》,福建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30]黄钊等:《中国道德文化》,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专业书目

 

[1]《毛泽东选集》(第1——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2]《毛泽东哲学批注集》,中央文献出版社1988年版.

[3]《毛泽东文集》(第1——2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4]《毛泽东文集》(第3——5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5]《毛泽东早期文稿》,湖南出版社1990年版.

[6]《毛泽东书信选集》,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7]《毛泽东同志八十五诞辰纪念文选》,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4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10]《邓小平文选》(第1——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11]《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2、3卷,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4年、2017年、2020年版。

[12]《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

[13]《列宁全集》(第55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14]《列宁全集》(第34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15]《列宁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16]《列宁军事文集》,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出版社1981年版.

[17]《斯大林选集》(上、下),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18]李达:《<实践论><矛盾论>解说》,人民出版社2019年版.

[19]逄先知:《毛泽东年谱(一八九三————一九四九)》,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20]雍涛、陈祖华:《毛泽东哲学思想概论》,湖北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21]林代昭、潘国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下册),清华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

[22]曾乐山:《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及其历程》,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1年版.

[23]陈葆华:《国外毛泽东思想研究述评》,陕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24]叶卫平:《西方“毛泽东学”研究》,福建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25]李景源:《毛泽东方法论导论》,当代中国出版社1993年版.

[26]郭建宁:《艰辛探索的哲学轨迹:1956至1976毛泽东的哲学思想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27]张新:《通向自由王国——毛泽东的实践观》,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28]雍涛:《毛泽东哲学分支学科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29]方克立:《中国哲学史上的知行观》,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30]萧延中:《外国学者评毛泽东》,中国工人出版社1997年版.

[31]许全兴:《毛泽东与中国二十世纪哲学革命》,当代中国出版社1998年版.

[32]余品华:《毛泽东哲学的开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哲学思想研究》,江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33]何萍、李维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探论》,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34]许全兴:《毛泽东与孔夫子》,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35]薛广洲:《毛泽东与中西哲学融合》,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36]邓力群:《哲学大师毛泽东》,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37]沧南:《毛泽东方法学》,湖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38]赵剑英、孙正聿:《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社会科学文献出版

2006年版.

[39]涂大杭:《毛泽东思维方式研究》,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6年版.

[40]黄允升:《毛泽东三落三起:开辟中国革命道路的艰难与曲折》,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四、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专业书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4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3版。

[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1-9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3]中共中央编译局编:《马列主义经典著作选编(党员干部读本)》,党建读物出

版社2011年版。

[4]《陈独秀著作选编》1——6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5]唐宝林、林茂生编:《陈独秀年谱1879——1942》,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6]《李大钊全集(最新注释本)》1——5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7]《毛泽东选集》1-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2版。

[8]《毛泽东文集》1-8卷,人民出版社1993-1999年版。

[9]《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1-13卷,中央文献出版社1987-1998年版。

[10]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著作专题摘编》上下册,中央文献出版社

2003年版。

[1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思想年编(1921-1975)》,中央文献出版

2011年版。

[12]《刘少奇选集》上下册,人民出版社1981、1985年版。

[13]《建国以来刘少奇文稿》1-7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2008年版。

[14]《周恩来选集》上下册,人民出版社1980、1984年版。

[15]《建国以来周恩来文稿》1-3册,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

[16]《邓小平文选》1-3卷,人民出版社1993、1994年版。

[17]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论述专题摘编(新

编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5年版。

[18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邓小平思想年编(1975-1997)》,中央文献出版

2011年版。

[19]《陈云文选》1——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版。

[20]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陈云文集》1——3卷,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2版。

[21]《江泽民文选》1-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22]江泽民:《论“三个代表”》,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

[232]江泽民:《论党的建设》,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

[24]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江泽民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

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25]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江泽民思想年编(1989-2008)》,中央文献出版

2010年版。

[26]中共中央宣传部编:《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学习纲要》,学习出版社1995年版。

[27]中共中央宣传部编:《“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纲要》,学习出版社2003年版。

[28]中共中央宣传部编:《科学发展观学习读本》,学习出版社2008年版。

[29]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局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学习读本》,学习出版社2009年版。

[30]中共中央宣传部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读本》,学习出版社2009年版。

[3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科学发展》,中央文献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2008年版。

[3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2008年版。

[33]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局编:《论学习————重要论述摘编》,学习出版社2009年版。

[34]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局编:《论党的群众工作————重要论述摘编》,学习出版社2011年版。

[35]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论文化建设————重要论述摘编》,学习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2012年版。

[36]《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

[37]《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2016年版)》,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

[38]《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外文出版社2014年版。

[39]《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外文出版社2017年版。

[40]《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外文出版社2020年版。

[41]《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人民出版社1953年版。

[42]《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人民出

版社1981年版。

[43]中共中央书记处编:《六大以前————党的历史材料》,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44]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1-18册(1921-1949.9),中共中央

党校出版社1982-1992年版。

[45]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档案馆编:《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26册(192

1949),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

[46]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20册(1949.9-

1965.12),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1998年版。

[47]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下册(1978.12-1982.8),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48]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二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下册(1982.9-1987.10),人民出版社1986-1988年版。

[49]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下册(1987.7-1992.10),人民出版社1991-1993年版。

[50]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下册(1992.10-1997.9),人民出版社1996-1999年版。

[5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下册(1997.9-2002.11),人民出版社2000-2003年版。

[5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下册(2002.11-2007.8),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2008年版。

[5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册(2007.10-2010.10),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2011年版。

[54]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学习出版社2018年版。

[55]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9年版。

[56]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1921-1949),中共党史出版社2011年版。

[57]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1949-1979),中共党史出版社2011年版。

[58]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简史》,中共党史出版社2001年版。

[59]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新时期简史》,中共党史出版社2008年版。

[60]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大事记(1921.7——2011.6)》,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

[61]胡绳主编:《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中共党史出版社1991年版。

[62]胡绳:《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上下册,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63]“从五四运动得到人民共和国成立”课题组编:《胡绳论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的成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

[64]《胡绳文集(1935-1948)》,重庆出版社1990年版。

[65]《胡绳文集(1979-1994)》,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

[66]朱文通主编:《李大钊年谱长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

[67]逄先知主编:《毛泽东年谱(1893-1949)》上中下册,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

年第2版。

[68]逄先知、金冲及主编:《毛泽东传(1949-1976)》上下册,中央文献出版社

2004年版。

[69]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刘少奇年谱(1898-1969)》上下册,中央文献出

版社1996年版。

[70]金冲及主编:《刘少奇传(1898-1969)》上下册,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年

2版。

[7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朱德年谱(新编本)(1886-1976)》上中下册,

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72]金冲及主编:《朱德传(修订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7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周恩来年谱(1898-1949)》,中央文献出版社1989年版。

[74]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周恩来年谱(1949-1976)》上中下册,中央文献

出版社2007年版。

[75]金冲及主编:《周恩来传(1898-1976)》1-4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

[76]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邓小平年谱(1904-1974)》上中下册,中央文献

出版社2009年版。

[77]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邓小平年谱(1975-1997)》上下册,中央文献出

版社2004年版。

[78]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邓小平思想年谱(1975-1997)》,中央文献出版

1998年版。

[79]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陈云年谱》上中下册,中央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

[80]金冲及、陈群主编:《陈云传》上下册,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81]《杨尚昆回忆录》,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

[82]《杨尚昆日记》上下册,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

[83]苏维民:《杨尚昆谈新中国若干历史问题》,四川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84]《彭德怀自述》,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85]李维汉:《回忆与研究》上下册,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6年版。

[86]李维汉:《统一战线问题与民族问题》,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2版。

[87]《聂荣臻回忆录》,解放军出版社2007年第4版。

[88]徐向前:《历史的回顾》上中下册,解放军出版社1984-1987年版。

[89]《胡乔木回忆毛泽东(增订本)》,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2版。

[90]《胡乔木文集》1-3卷,人民出版社1992-1994年版。

[91]《胡乔木谈中共党史》,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92]《龚育之论中共党史》上下册,湖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93]龚育之:《党史札记》,浙江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94]龚育之:《党史札记二集》,浙江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95]龚育之:《党史札记末编》,中共党史出版社2008年版。

[96]石仲泉:《我观党史》,济南出版社2001年版。

[97]石仲泉:《我观党史二集》,中共党史出版社2008年版。

[98]石仲泉:《我观党史》(1-3卷),济南出版社2012年版。

[99]林蕴晖:《国史札记·事件篇》,东方出版中心2008年版。

[100]林蕴晖:《国史札记·史论篇》,东方出版中心2009年版。

[101]汪东兴:《汪东兴日记》。当代中国出版社2010年版。

[102]汪东兴:《汪东兴回忆:毛泽东与林彪反革命集团的斗争》,当代中国出版

2010年第2版。

[103]张静如等编著:《中国共产党思想史》,青岛出版社1991年版。

[104]王文泉、刘天路主编:《中国近代史(1840-1949)》,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年版。

[105]刘健清等主编:《中国国民党史》,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

[106]窦爱芝:《中国民主党派史》,南开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107]肖枫:《社会主义向何处去——冷战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大扫描》上中下册,

当代世界出版社1999年版。

[108]肖枫:《两个主义一百年:社会主义资本主义》,当代世界出版社2000

年版。

[109]金一南:《苦难辉煌》,华艺出版社2009年版。

[110]金一南:《浴血荣光》,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2年版。

[111]匡洪治:《艰辛与辉煌——从新民主主义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探索实践》,

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112]谢春涛主编:《历史的轨迹——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修订版),新世界出

版社2012年版。

[113]刘金田、毛胜编著:《他们为什么选择中国共产党》,贵州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114]李颖:《党代会现场——99个历史深处的细节》,党建读物出版社2012年版。

[115]张维为:《中国触动——百国视野下的观察与思考》,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

年版。

[116][]亨利·基辛格:《论中国》,中信出版社2012年版。

[117]《朱德选集》,人民出版社1983年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