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当前位置: 学院首页 >> 学院概况 >> 学院新闻 >> 正文

防汛大堤上的“思政课”---7月25日武金堤防汛纪实

发布时间:2020-07-29  点击:[]

(通讯员:漆志超)7月25日,连遭暴雨的武汉难得放晴一日。下午两点钟,武汉工程大学矿业学院、环境生态与生物工程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和马克思主义学院的18位党员教师于校内准时乘上防汛专车,前往轮班值守的武金堤段防汛区。经过近一个小时的路上颠簸,防汛车抵达目的地。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望无际的江水和已经部分淹没的防护林。来到防汛区,鼓舞士气提醒临战的横幅和标识各单位的鲜红党旗插遍大堤,防汛器械、砂石、铁铲等一应俱全。防汛作战指挥室里气氛严肃,巡查休息室为24小时轮班值守做足了准备。轮值的官兵和志愿者们精神抖擞、各司其职,整个大堤井然有序。洪水无情,但人间有爱,看到防汛区里充足的准备,感受到守堤卫士团结一心、攻无不克和战无不胜的力量,我们对抗击汛情,保卫武汉升起无限的信心,是时候该我们握住接力棒了!

(图为武汉工程大学25日值守人员交接班合影)

在武汉工程大学值守的堤段,我们18位党员在周德红老师的指挥下分成三组,每组6人,外堤2人,内堤4人,采取半小时一轮换的方式连续排查8小时。我们马克思主义学院的三位老师与继续教育学院的三位老师结成小组,并肩对大堤进行排查。由于是第一次上堤执勤,谢盛和我这两个新入职的老师不免生疏,好在有苏向阳主任和曹胜亮院长两位领导的悉心示范,我们很快地掌握窍门。巡堤一如排雷,需要细致地寻找任何渗漏和管涌的蛛丝马迹,短短300米距离一趟来回,不知不觉间已过半小时有余,专心细致巡堤,别有一番乐趣。

(图为排查江堤工作)

两趟下来已到晚餐时间,我们小组在堤坝上围坐,就着徐徐的江风边吃边聊,我们聊到了在世界范围肆虐的肺炎疫情,也聊到了当下的长江水患。苏向阳主任的评价尤为精辟,他说,“美国治理灾害的模式是‘诺亚方舟’,而中国治理灾害的模式是‘大禹治水’。”诚如斯言,在疫情肆虐的美国,唯独达官显贵才有“船票”,而在中国,不论是肺炎疫情还是长江水患,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同舟共济,共克时艰,非达到彻底地治理、彻底地胜利决不收兵。国家长治久安,群众才能安居乐业。在对抗一次又一次的灾难中,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我们克难奋进,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的根本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总是闪耀着无限光芒。

(图为曹胜亮教授防汛区休息室给大家讲思政课)

回到休息室,谢盛等几位年轻的教师被几位前辈的热忱所感,遂就新任老师在教学与科研上的疑惑请教曹院长,院长予以悉心解答。首先,曹院长对近代史纲要这门课程的宏观架构以讲故事的形式娓娓道来,就谢盛老师的提问作了细致入微、幽默风趣的回答,言简意赅的向我们梳理了自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直至改革开放时期的重要内容,用具体的事例向我们诠释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等问题。其次,就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这门课程新教师应该如何讲授,曹院长显得更加娴熟,如数家珍的向我们介绍了马恩所处的政治经济社会环境,井井有条指出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与科学社会主义三者之间的逻辑关系,中国共产党是如何与马克思主义结缘,并选择其作为自己指导思想的,深入浅出的给我们讲解了马克思主义是如何中国化的。最后,曹院长还给我们讲授了思政课程与其他的专业课程的不同,思政课除了具备其他专业课程的学术性之外,它还具有强烈的政治性和实践性。思政课的政治功能主要体现在“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上;实践性主要体现在怎样教育和引导当代大学生奉献青春,服务社会,积极投身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工程之中。

江水在夏日的夜风中拍打水泥砌成的堤岸,发出绵绵不断的掌声。润物无声,大家无不被曹院长的思政课深深感动,被曹院长深厚的学术功底与高尚的人生信念所折服。“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还记得几天前上堤值守的马克思主义学院书记舒先林教授也说过,“这个假期看来我们要把论文写在大堤上。”2020年7月25日,这是我第一次亲临一线体验防汛工作,第一次扎扎实实的体验了一回“田野思政课”。第一次感悟到只要肯学习,人生处处是课堂。

(图为武汉工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曹胜亮)

一次防汛,终生难忘。作为工大的一名新教师,作为马院的一名新兵,我将虚心请教,不断求索,积极响应习总书记的号召。我们的学术不仅要体现在论文和报告里,也要宣讲在防汛大堤上,更是要撰写祖国的大地上。让更多的老师和学生参与到田野思政教育中来,参与到实现中国梦伟大复兴的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伟大征程中来,这是新时代的共同呼声,更是每个中国人的共同心愿。

(审稿人:金诗灿)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