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通讯员 王红梅)为全面推进2025年国家社科基金思政专项申报工作,谋划2026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申报布局,9月25日上午,学院在112教室召开专题推进会暨动员会。学院全体教职工参会,副院长金诗灿主持会议,操菊华教授作经验分享,院长曹胜亮作动员讲话。

会议伊始,金诗灿副院长结合学校科研工作总体要求,对2025年国家社科基金思政专项申报工作进行详细安排。他指出,当前已进入申报冲刺阶段,各教研室需严格对照时间表,落实材料审核、专家论证等环节。针对2026年度项目申报,他强调要“早启动、广动员、深挖掘”,要求全体教师结合学科方向,提前凝练研究选题,积极参与校内外学术交流,为下一轮申报夯实基础。他特别提出,学院将建立“一对一”指导机制,助力青年教师突破申报瓶颈。
接着,操菊华教授结合自身多次成功申报国家社科基金思政项目的经历,从选题策略、文本撰写到答辩技巧展开系统分享。她指出,选题需紧扣国家战略需求与学术前沿,避免“大而空”,注重“小切口、深分析”;在文本撰写中,要突出研究创新性、方法科学性与成果可行性,尤其需强化文献综述的学术对话意识。针对青年教师普遍关注的“如何提升申报书质量”问题,操菊华建议:“要反复打磨核心观点,用数据与案例支撑论证逻辑,同时注重格式规范,避免因细节疏漏影响评审印象。”她的分享兼具理论深度与实践指导性,对教师撰写项目申报书具有重要价值。

曹胜亮院长在动员讲话中强调,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是衡量学院科研实力的重要指标,也是教师学术成长的关键路径。针对2026年度申报工作,他提出三点要求:一是全员参与,所有符合申报条件的教师都要积极申报国家社科基金;二是协同攻关,打破学科壁垒,组建团队联合申报;三是久久为功,将短期目标与长期规划结合,构建可持续科研生态。

与会教师纷纷表示,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紧扣国家需求与学科特色,精心打磨申报材料,力争在2025年思政专项中实现突破,为2026年度申报储备优质项目。马克思主义学院将持续优化科研管理服务,通过专题培训、专家指导等多项举措,为教师提供全方位支持,奋力谱写学院科研高质量发展新篇章。(审核 刘卫民 金诗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