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通讯员 曹孟杰 黄敬红)乡村振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大任务。2025年7月6日武汉工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数字文旅实践团”在游凤老师的带领下,深入鄂州市汀组镇展开以“乡村文化和旅游发展”为主题的实地调研,以深入了解乡村文化建设和产业振兴现状,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倾听村民心声:了解乡村文旅发展新风貌
7月6日下午,辗转来到汀组镇岳石洪村的实践团受到了村委会的热情接待。在村委会的引荐下,实践团在与村民的交谈中开启了调研之旅。
“现在政策好,我们村的路修得很好,为了给游客留个好印象,家家户户都注意房前屋后的卫生。”75岁的王奶奶提起近几年村里的变化,连连称赞。65岁的低保老人冷奶奶说到:“村里安排我们来清扫景区,工作轻松,还有补助可以领,很开心!”道路宽敞通畅、村居环境美化、文化生活丰富和更多的就业机会,岳石洪村文旅发展成果充分体现在了村民的笑脸上。

对话民宿老板:绘就乡村文旅发展新画卷
7月7日,实践团将调研对象转向了在岳石洪村经营民宿和农家乐的诸位老板。作为岳石洪村走上文旅转型之路的首批投资经营主体和直接受益者,他们对岳石洪村近几年的发展变化赞许之情溢于言表。“花溪人家”是岳石洪村第一家农家乐,创办人张女士说到:“生意好的时候年营业额可达50万元,岳石洪村发展旅游业给我们这些曾经靠外出务工经商的人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从村头到村尾,数枚朴实的“举人沟农庄”标识牌引导实践团成员来到了这家简约质朴的袖珍农庄,老板向我们分享了他的务工经历和回乡创业历程。他说到:“我们家经济条件有限,农庄也相对简陋,平均下来一年的经营收入和外出务工时差不多,但胜在更加自由惬意,不用背井离乡。”隐逸在桃花溪尽头的伊甸园,是一个以瑜伽疗愈为主题的康养基地。“打造一个适宜旅居的康养乐园,给在城市打拼的上班族提供一个回归自我的静谧桃园。”是创办人何沐熹女士的初衷。溪边人家、三国湾、花溪酒店、抹翠茶坊、木溪咖啡......一家家别具一格的民宿和农庄,一群热爱生活扎根乡村的创业者,绘就了一副美丽的乡村文旅发展新画卷。

访谈基层干部:贡献乡村文旅发展青春智慧
7月8日,实践团先后走访了汀组镇文化站、岳石洪村、丁祖村、吴垴村、丁坳村,并与镇文化站站长和各村支书进行了座谈。
在汀祖镇文化站,站长王爱美用一组数据展示“文化汀祖”的厚度:镇文联下设书画、剪纸、舞蹈、戏曲等9个协会,;“四季春晚”一年一村、四季轮办,已成为湖北省知名群众文化品牌;2024年“村BA”篮球赛,15岁至60岁村民同场竞技,单日吸引观众近万人,获省级通报表扬。与镇文化活动有声有色相比,村级文化建设逊色很多。通过与各村支书的交谈得知,村级文化建设主要面临2个问题:一是人员不足,二是资金匮乏。但实践团在走访中发现,各村均有比较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只是没有得到充分挖掘和利用,尤其是以旅游业为主要产业的岳石洪村。实践团对此提出建议:一是在镇文化站引导下盘活各村文化资源,通过“以镇带村”机制,推动文化活动全覆盖并向重点村庄倾斜;二是遵循文化建设与旅游业发展相结合的思路,以文化赋能旅游业发展,以产业兴旺带动文化建设,力促农文旅多元协同发展。


链接社区经验:汲取助力乡村文旅发展妙思
城乡比较既能更好发现问题,也能为彼此发展困境提供不一样的破题思路。调研的最后一天,实践团来到了武汉工程大学“理论热点面对面”实践基地鼓楼街道,试图通过对鄂州市社区文化建设和旅游发展情况的了解,汲取可供乡村文旅深入发展的宝贵经验。街道文化站站长朱春莲直言:“我们文化建设从不缺表演队伍和节目,最大的困难是资金短缺,每一举办一场活动都要精打细算,争取以最小的成本带来最大的效益,这种效益主要是经济效益。”通过举办一些大型文化活动来促进经济发展。社区的文化活动主要着眼于服务群众,提高人民生活幸福指数。花园社区和镜园社区不断加强各方面建设来争取项目奖补资金以改善社区文化活动空间,并通过、拉赞助、积分制和组建志愿服务队等方式克服文化建设中面临的资金不足问题,效果良好,居民参与度较高。城区探索出来的“党建引领+爱心企业+志愿服务”的文化建设模式为乡村文旅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青年挺膺担当:调研体民意,实践出真知
为期四天的密集调研,实践团收集问卷200余份、开展座谈30余场、影像素材百余G,既感受到了在国家政策引导下乡村文化建设和旅游发展的蓬勃活力,也深深明白了乡村全面振兴任重而道远。团队成员感慨:“文化振兴,文旅发展不是‘独角戏’,而是‘大合唱’。只有激活群众内生动力,统筹政府、市场、社会多方资源,才能奏响乡村文旅融合交响曲。”调研是高校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生动实践,后期团队将形成《岳石洪村农文旅融合发展调研报告》,为乡村文化建设和旅游产业发展提供决策参考,真正做到“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把成果留在村民笑脸上”。实践团成员将持续跟踪岳石洪村发展,计划明年联合汀祖镇共建“乡村数字文旅工作站”,在人才培养、产业规划、品牌传播等领域深化合作,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持久动能。(审核 刘卫民 蔡明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