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当前位置: 学院首页 >> 学院概况 >> 学院新闻 >> 正文

武汉工程大学“医路同行”实践团解码大学生村医基层成长之路

发布时间:2025-05-21  点击:[]


本网讯(徐嘉婧 张思雨)在健康中国战略纵深推进的当下,推进大学生乡村医生扎根基层成为健康乡村建设和乡村振兴工作的重要议题。近日,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 “医路同行” 师生实践团深入宜昌市,开展大学生乡村医生专项调研。在宜昌,实践团先后走访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五峰土家族自治县卫健局、及各乡镇卫生院,深入了解大学生村医扎根基层的现状。 调研结果发现,77.3%的大学生乡村医生对长期扎根基层比较坚定,基层医疗人才队伍整体比较稳定。在调研过程中,实践团成员们将理论知识与乡村振兴实践结合,用数据和案例剖析基层人才困境与机遇,形成具有现实意义的调研报告,真正践行“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理念,不仅为基层医疗人才建设提供参考,更在实践中明确职业方向。

 

为让大学生村医留下来,宜昌市在全国率先探索大学生村医“定向招生、定向委培、定向就业、定向晋升”的“四定”培养模式。为进一步探究这一人才培养模式,实践团来到了五峰土家族自治县卫健局,座谈会上实践团了解到,五峰县政府按人均每年 24000 元的标准,给予大学生村医薪酬专项补助;按每室每年 1000 元的标准,给予村卫生室运行补助。为解决大学生村医的后顾之忧,县政府还参照村(社区)主职干部养老补助标准的 90%,为村医发放养老补贴。

 

为了深入了解大学生村医扎根基层的情况,实践团来到了五峰土家族自治县仁和坪镇乡镇卫生院,在这里见到了大学生村医彭业旭。访谈中,彭医生告诉实践团,她是当地第一批定向委培的大学生村医,入职至今已有 9 个年头。由于表现出色,如今她已被提拔到乡镇卫生院公共卫生科担任科长。 陪同调研的五峰土家族自治县卫健局公共卫生科副科长吴劲松表示,像彭业旭这样愿意扎根基层的大学生村医,已不再是少数。“实践团在调研中发现,早在 2014 年,五峰县党委、政府便响应中央号召,全面聚焦‘两不愁三保障’卫生健康领域,先行启动大学生乡村医生培养工程,率先实现‘一村一名大学生村医’的目标。截至目前,已累计培养大学生村医 113 名。”

 

在五峰县业产坪村卫生室,实践团看到正在为村民看病的大学生村医向涛。谈起第一次独立处理急诊时的情景,他仍难掩紧张:“是老村医手把手教我清创、缝合、打针,如今我也能独当一面了。” 五峰县卫健局局长肖永奎表示,五峰县所有大学生村医均需参与 “双百工程” 培训。这是五峰县为大学生村医量身定制的 “师带徒” 一对一培养机制,累计已有百余名村医通过培训实现自主行医。实践团在对村民的访谈中得知,大学生村医在公共卫生服务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许多大学生村医通过上门测血压、普及健康知识、与村民沟通谈心等方式,赢得了当地群众的喜爱。

调研过程中,实践团收集了百余页访谈记录,形成了五万余字的调研报告。这些素材不仅记录着宜昌市基层医疗十年改革中“定向招生—定向委培—定向就业—定向晋升”的完整培养链,更让我们看到政策温度如何转化为青年选择。“医路同行”实践团的此次调研,是一次向基层学习的旅程,也是高校主动对接国家战略、服务“三农”发展的生动实践,更让我们认识到大学生乡村医生扎根基层之路任重而道远,实践团将前往更多的地方开展研究,真正让乡村有”医“靠。(审核 刘卫民 蔡明广)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