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通讯员 盛文冰 汪喆伦 摄影 李诗佳)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传承红色基因、培育时代新人的重要指示精神,2025年4月7日下午,武汉工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副书记蔡明广、团委书记汪喆伦及学院崔晋文副教授带领“红心向党”宣讲团成员赴九峰烈士陵园,开展“行走的思政课”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此次活动以祭扫献花、故事分享、实地研学为载体,将思政课堂延伸至革命圣地,引导师生在沉浸式体验中感悟红色精神,筑牢信仰之基。
缅怀英烈 寄托哀思
九峰烈士陵园松柏掩映,革命烈士纪念碑巍然矗立。在庄严肃穆的氛围中,蔡明广书记带领师生整齐列队,向革命先烈敬献花篮。洁白的菊花寄托着对英烈的无限追思,师生们垂首默哀,共同致敬那些为民族独立、人民幸福献出生命的英雄。
讲述先烈故事 赓续红色血脉
宣讲团学生代表汪立旭、焦紫怡、赵芽以青年之声,讲述了九峰烈士陵园的历史脉络与英烈事迹。烈火中三进火场救人的李道洲、为保护群众英勇牺牲的邱建军……鲜活的故事穿越时空,在陵园内激起阵阵回响。学生赵芽动情地说:“烈士的日记里写着‘愿以吾血浇吾地’,今天的我们更需以青春守护这片热土。”宣讲团成员将历史档案转化为情感共鸣,让英雄形象从课本走入现实。
行走的思政课 厚植家国情怀
在烈士陵园的露天课堂中,崔晋文老师为师生带来沉浸式思政课。她结合陵园内长眠的1300余位烈士事迹,剖析革命精神与新时代的链接:“从‘救国’到‘强国’,精神内核一脉相承。今天的青年要做的,是将个体奋斗嵌入民族复兴的坐标系。”团委书记汪喆伦则从“知行合一”角度,号召学生将爱国情怀转化为创新实践:“先烈用生命诠释信仰,我们要用行动续写答卷。”
重温入党誓词 砥砺初心使命
在蔡明广书记的带领下,全体党员面向党旗,高举右拳,重温入党誓词。铿锵有力的誓言回荡在陵园上空,表达了师生党员坚定理想信念、永葆政治本色的决心。
随后,老师带领宣讲团成员参观了陵园内的纪念文物,通过一件件珍贵的历史实物和图片资料,深入了解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在崔洪祥烈士陵墓前,崔晋文老师仔细擦拭爷爷的陵墓并详细讲解了崔洪祥烈士的革命历程和卓越贡献,引导学生们感悟革命先辈的崇高精神。
此次活动是武汉工程大学“大思政课”建设的创新实践。通过场景转换、情感浸润、代际对话,将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深度融合。正如参与学生所言:“站在先烈长眠之地,教科书上的文字有了温度,理论中的信仰变得具体。”
(审核 刘卫民 蔡明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