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老师们、同学们、校友们,朋友们:
蛟龙去,灵蛇来。静思湖畔盛景如故,黄龙山上春风又拂,一杯敬万象更新,一杯敬山河亘古。值此新元肇始,华章初启之际,我们谨代表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政领导班子,向每一位求学于这方天地、授业于这方天地、奋斗于这方天地、藏爱于这方天地的各级领导、社会各界友人以及所有马院人致以最诚挚的问候和最美好的新年祝福!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又逢岁序轮转,时空交叠,此刻不禁驻足,回望365个日夜的风雨兼程,回望我们在黄龙山上、静思湖畔、博闻之楼、求是之地与四时好景相逢相识。时光无言,于人心深处镌刻难忘印记;梦想无垠,于华夏大地绘就万千气象。

星辰大海,这是属于我们的梦与愿;砥砺奋进,这是属于我们的行与果。
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我们感慨新中国七十五载波澜壮阔的同时,更目睹着、亲历着东方大国书写的奇迹篇章。
这一年,首艘国产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从上海吴淞口码头盛大启航,成功试飞全球首架第六代战斗机,中国制造再次彰显强大实力;
这一年,嫦娥六号携载人类第一次采集到月球背面土壤返回,刷新着科技创新的高度;
这一年,世界上综合建设难度最高的跨海集群工程——深中通道通车试运营,珠江三角洲城市群迎来崭新的发展格局……
梁启超在《新中国未来记》里的预言,孙中山在《建国方略》中的畅想,方志敏在《可爱的中国》里的深情呼唤,2024年的波澜壮阔,曾经如此遥远,现在又如此真切,在中国大地上逐渐化为现实。这是一场跨越时空的接力,是无数先辈披荆斩棘、砥砺奋进的成果,是今日中华儿女奋勇拼搏、逐梦前行的见证,我们以青春之笔,续写强国之章;以奋斗之姿,铸就复兴之梦。

躬逢盛世,这是属于我们的时与势;万里路遥,这是属于我们的担与责。
2024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也是学院改革发展史上浓墨重彩的一年。学院全体师生员工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锚定目标聚力前行,共同绘就高质量发展蓝图:

这一年,三尺讲台上,广大教师躬耕教坛、潜心育人,为中国式教育现代化做出马院贡献;
这一年,攀峰道路上,科研工作者求真务实、不断攀登,为支撑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强提供马院动能;
这一年,星辰大海里,莘莘学子青春洋溢、拼搏进取,绽放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马院光芒;
这一年,时代脉搏中,全体马院人戮力同心、砥砺前行,为建设成湖北省重点马院汇聚全院力量。

恒者行远,这是属于我们的志与情;思者常新,这是属于我们的智与勤。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是“十五五”规划的谋划之年。2025年也是武汉工程大学人才建设年,是武汉工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学科建设年。
这一年,学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持续深入领会全国教育大会、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学校思想政治课教师座谈会精神,以《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实施方案》为实践指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破三老,树三新”,主动对标《武汉工程大学关于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九条措施》和湖北省重点马院建设要求,以毕力同心,勤学实干,争创一流的精神风貌开拓创新,锐意进取,进一步深化思政课教育教学改革,深入推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发展,同向发力,持续助力学校一流学科晋级发展。
这一年,学院不断提高教师科学研究水平、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为全面推进学院高质量发展夯基垒台、赋能增效。

博观约取,厚积薄发,奔向2025,让眼中的光引领无尽远方。我们要在党建引领上久久为功,锚定目标,把握方向。我们要坚定不移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擘画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宏伟蓝图前行,忠于初心、忠于使命,让坚定信仰成为马院人最鲜明的精神品格,最耀眼的价值底色。坚持“马院姓马,在马言马”的鲜明导向和办学原则,稳扎稳打闯新路、开新局、抢新机、出新绩。如愚公移山般坚韧不拔,为马院发展添砖加瓦;似精卫填海般矢志不渝,为学术传承砥砺前行。获批省级样板党支部1个。获批校级党建标杆学院。

凡益之道,与时偕行,奔向2025,让心中的梦紧扣时代脉搏。我们要坚持从全球视野看马院、从国家战略看马院、从学校发展看马院、跳出马院看马院,与祖国同行、与时代共进,共创新时代马院新荣光。我们要在学院建设上奋楫笃行,深入贯彻落实《关于加强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的意见》精神,在学院建设、学科建设以及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聚力攻坚,按下“快捷键”、跑出“加速度”,为建设成湖北省重点马院而努力奋斗。力争获批省级科研平台1个。竭力孵化党史党建一级学科硕士点、力争获批马克思主义与科技工程伦理二级学科博士点。

岁月鎏金,再启华章,奔向2025,让脚下的路遍洒奋斗芬芳。我们要在教育教学和科学研究攻关上驰而不息,学院将大力实施人才强院战略,通过有组织的教学和科研,推动学院形成教学科研一体化氛围。构建科学政策制度体系,打造风生水起的发展生态,激发创新创造活力,形成教科研项目申报热潮,充分挖掘我院教师的拼搏强劲和学术潜力。2025年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数量力争保二争三,科研进账维持200余万,C刊论文维持20余篇,省级批示2项。不断提高保障水平,全力服务教育教学,力争教学竞赛再创新高,再添新彩。

物有甘苦,尝之者识;道有夷险,履之者知。回望2024,所有令人振奋的突破和成就背后都是数不尽的兀兀穷年,那些共同奋斗的精彩瞬间,那些已然抵达的梦想,那些尚未完成的期许,都在心底泛起层层涟漪,艰辛种种,亦是“人生值得”。马院人不负时光、焚膏继晷的画面格外动人;攻坚克难、善作善成的突围更显珍贵;初心不改、奋发向上的跃升尤为振奋。在此,感谢每一位在马院的发展画卷上,镌刻过色彩的人;感谢每一个在马院故事里,留下过笔墨的人;是你们的提笔落墨让马院的明天拥有了驰骋之姿,是你们的坚持、坚毅、坚强让马院的未来可追、可待、可期。

星河璀璨,逐之者近;岁序更新,赴之者达。奔向2025,马院蓬勃之景正浓,发展之势正盛,向心之力正聚,幸福之美正溢。往昔峥嵘,化作心底豪情;明朝璀璨,激起满怀壮志。祥龙摆尾辞旧岁,金蛇纳福启新程。让我们收拾好行囊,继续步步向暖,岁岁生香,去欣赏这宇宙山河的浪漫,享受这人间烟火的温暖。让我们乘风起、踏歌行,为理想之青年,怀壮志以长行,携梦想而抚凌;为卓越之马院,立潮头而奋进,铸学术之辉煌;为昌盛之家国,担时代之重任,谱复兴之华章!

祝愿伟大祖国河清海晏,物阜民丰!
祝愿武汉工程大学辉光日新、蒸蒸日上!
祝愿马克思主义学院宏图更展,再创辉煌!
祝愿各位老师朋友同学们喜乐安康,百福骈臻!
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刘卫民
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曹胜亮
农历乙巳年正月初一